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与牵头单位共同完成的“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和“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两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两项奖励的获得,是我校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方面的重大进展,是学校长期将科研工作做为兴校强校的头等大事来进行宏观谋划和推进落实的重要成果,标志我校的科技研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彰显我校在特色骨干大学建设上实现了新跨越。
多年来,学校坚持科技兴校战略,以解决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立足领域前沿、坚持自主创新,强化原始积累、注重重点培育,并结合科技工作发展需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全校广大教师潜心科研,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厚积薄发,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贡献。
据了解,全国共有120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17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98项。河南省今年共有6所高校获得了9项奖励,我校获奖数量在省内高校中位列第二。
获奖项目情况介绍: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属生物化工领域,项目解决了多元醇特定羟基选择性催化的国际技术难题,开发了高效的细胞生物催化剂,实现了众多具有自主产权的多元醇定向转化及其高值化学品的绿色制造,为推动我国医药、精细化学品、食品等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校杨雪鹏博士参与了该项目中细胞催化剂关键因子醇脱氢酶的研究与开发,发现了细胞催化体系电子传递链,并开发了电子传递调控技术,解决了生物细胞催化后期抑制的技术难题,为催化剂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属新能源汽车领域,项目形成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其中在整车节能与控制技术、高压隔离与电源变换技术、高密度电驱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校罗国富教授团队参与了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发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多元数据采集和分布式信息管理体系,研究了车联网环境下的无线组网、移动接入技术,搭建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与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品研发、运营管理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撑。